绘画是最早出现的艺术形式之一。绘画作品是生活的反应,优秀的作品往往能将现象和本质统一起来形成典型意象,帮助我们具体而深入地认识各时代、各地区、各民族的生活状况。
郑老师通过对刘海粟、吴冠中、徐悲鸿等二十世纪初期留学欧洲的画家的介绍,向在座观众介绍了在中西方文化交融的初始过程中,这些著名画家对西方文化和绘画技巧的学习。他们结合自身中国文化的底蕴,通过线条、色彩、构图,将国家和民族特有的文化传统凝练在一幅幅绘画作品上,赋予画作生命力,形成了最初的东方绘画之路。
绘画作品是空间和时间的艺术,它可以将有限的空间和无限意味统一起来。无论是中国的写意画还是工笔画,也不管是西方的古典主义、激情的浪漫主义,还是表达主观情绪的现代派,都在中西方文化的碰撞、摩擦、交融过程中,逐步走向对立统一,而中国的画家们,在继承和发扬了自身国家与民族的优秀文化的同时,也受到了西方文化的感染与影响,进而一步步形成了如今的东方绘画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