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内公告
 
【天津日报】热点追踪 新兴版画艺术 展现时代精神的一扇窗(图)
       
发布日期:2023-03-22
浏览次数:30589
主办:
承办:
协办:
展期:
展厅: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美术翻开了新的篇章,版画艺术逐步走向成熟,并带有清新、明朗、质朴的特色,传递出时代信息。“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的召开是中国文化艺术的一个重大转折,也是中国版画创作的转折。版画家们开始将艺术创作与社会主义建设和劳动生产相结合,涌现出一大批表现新中国和平建设事业、人民大众美好生活、祖国壮丽河山等题材的作品。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塘沽版画在工业题材上填补了全国美术创作的空白。早期塘沽版画多为渔业题材。随着作者队伍的不断壮大,尤其是产业工人的加盟,开始出现海港、码头、船厂、海洋化工等工业题材,以及晒盐、渔村等乡土气息浓厚和时代特色鲜明的版画作品,成为时代的存照。1997年,塘沽被文化部命名为“全国版画艺术之乡”。50多年来,塘沽版画带动汉沽版画、大港版画发展,共同成为滨海新区弥足珍贵的文化财富。

  ■ 从版画艺术中找寻前进的力量

  据统计,天津博物馆和天津美术馆馆藏版画近2000件,其中诞生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早期珍贵作品有近70件。这些创作于不同时期的版画,不仅是一个个历史事件、社会风貌的记录,也是创作者内心精神力量的外化表达,给今天的参观者心灵的震撼与激荡。

  由王麦杆创作的《放回来的爸爸》,描绘了从日寇监狱中出来后,眼睛受伤的父亲与年幼的儿子相拥,父亲裹着纱布的眼睛、向下的嘴角、抚摸儿子脸颊的手与儿子含着泪水的明亮双眼,形成了强烈对比和视觉冲击,共同展示了“革命之刚、亲情之柔”。王麦杆青年学生时代便开始发表木刻作品,组织并参加了著名的“抗战八年木刻展”。《放回来的爸爸》是以王麦杆自己的经历为灵感创作的,一经问世便产生巨大的社会反响,该作也被视为中国现代版画的经典作品。20世纪50年代初,他调任天津美术学院(时为河北师范学院)美术系任教,开启了天津美术学院现代版画教学的先河。

  《豆选》由著名艺术教育家、版画家彦涵于1948年创作,作品取材于河北省获鹿县大河村的选举活动,作者细腻刻画了当时村中场院上,以豆子为选票进行选举的历史瞬间。村民或站或蹲或坐,有的三五一群聊天,有的仔细数着豆子的数量,有的画正字计数。作为革命战士的一分子,彦涵笔下的很多作品都有如革命的进行曲和史诗,描写现实的斗争和农村日常生活。他选择了豆选这样富于生活和时代气息的细节,完成了历史变迁中的宏观刻画,举重若轻。

  在新中国美术创作中,工业版画是一个独特的类型──它与新中国工业建设同步发展,是新中国工业化进程的缩影,见证并讴歌了伟大的时代。在《争分夺秒》中,版画家马达刻画了工人团结合作、抓紧生产的一个瞬间。在《交班》中,作者廖有楷捕捉到了,在海上石油钻井平台上,钻井工人交班后离开工作岗位的场景。画中工人的动作、生产的场景,都充溢着工人们对理想的追求。

  在新中国的美术发展史中,版画是最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在展览的结语中有这样一段话:我们谨以此展览,向在中国共产党101年波澜壮阔的历史征程中,为新中国解放事业无私奉献的仁人志士、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接续奋斗的平凡而伟大的中国人民致敬!

  很多参观者在留言簿上写下了对此次展览的参观感受,一位参观者这样写道:谨以此行,对建设新中国和为人民幸福做出贡献的革命先烈们表示最崇高的敬意,希望我们都可以朴朴素素地装点我们的祖国。







  • 新闻资讯 News Information

  • 通知公告
  • 馆内动态
  • 媒体报道



友情提示:天津美术馆周一闭馆(不含节假日)
实行分时预约参观。每日可预约时间段如下:
9:00-11:00;11:00-14:00;14:00-16:00
地址:天津市河西区平江道60号
电话:022—83883300



 
     
Copyright © 2019 天津美术馆 All Rights Reserved
津ICP备12002929号-4
友情提示:天津美术馆周一闭馆(不含节假日)实行分时预约参观。每日可预约时间段如下:9:00-11:00;11:00-14:00;14:00-16:00地址:天津市河西区平江道60号电话:022—83883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