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内公告
 
笔走神骏 技融中西——从徐悲鸿的“马”窥其现实主义创作的若干特色
       
发布日期:2020-11-17
浏览次数:51870
主办:
承办:
协办:
展期:
展厅:

徐悲鸿 骏马图轴 1949年 85.4cm×56.4cm

《骏马图轴》水墨纸本  徐悲鸿 作于 1949年 现藏旅顺博物馆

款识:“亦山老友先生1949冬至相叙于北京,奉赠纪念,悲鸿。”        

钤印:“悲鸿之画”朱文方印。

三、悲鸿先生画“马”熔中外技法于一炉,是对传统绘画的突破与创新。悲鸿先生被誉为是“中国现代绘画之父”。 这不仅体现在他真诚地承继着中国传统绘画的优良传统,功底扎实,技艺超群;还体现在他坚持包容并蓄,秉持“拿来主义”,虚心向一切外来优秀文化学习和借鉴。悲鸿先生一贯主张对中国画“古法之佳者守之,垂绝者继之,不佳者改之,未足者增之,西方画之可采入者融之”。将西画造型精准、富于质感、色彩鲜明的特点引入国画笔墨,成为创新传统绘画的倡导者与践行者。

这幅创作于1949年的《骏马图》,画家将西洋画法的“写实”特点融入中国传统水墨的“写意”技法。整幅画的笔墨风格依然强调中国传统绘画的自然写意;同时注重微观具象的写实造型与精细刻画。他采用西画的解剖视角与素描原则,以线描技法勾画出马的头、颈、腹、臀、腿等结构要点,线条准确、清晰而刚劲。墨色晕染注意吸收西画中体与面、明与暗分块造型的方法,全部按照马的形体结构来施加。以饱满笔势铺排马的鬃毛和鬃尾,用淡墨表现其阴影部分。墨色浓淡有致,变化丰富,质感强烈。特别是马的头胸蹄臀等部位妙用中国传统画“留白”技法,令二者相得益彰,画面的光影效果更加强烈,体积与明暗表现更加充分与精当。全画风格恣肆而不失笃实。 

这种将东西方绘画特点融于一炉的技法,既神奇也合理,不仅让这幅《骏马图》笔墨酣畅,形神俱足,气韵俊朗雄健,令人过目难忘;也丰富了中国画的表现方式,成为悲鸿先生水墨丹青的创作蹊径独辟,傲立画坛的重要标志。这对传统绘画的传承与创新发展,无疑起到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作用。

    (天津美术馆 馆员)

本文转自《百年丹青——旅顺博物馆藏近现代水墨精品》 2019年12月






  • 学术研究 Academic research

  • 学术活动
  • 美术馆文谈
  • 出版刊物



友情提示:天津美术馆周一闭馆(不含节假日)
实行分时预约参观。每日可预约时间段如下:
9:00-11:00;11:00-14:00;14:00-16:00
地址:天津市河西区平江道60号
电话:022—83883300



 
     
Copyright © 2019 天津美术馆 All Rights Reserved
津ICP备12002929号-4
友情提示:天津美术馆周一闭馆(不含节假日)实行分时预约参观。每日可预约时间段如下:9:00-11:00;11:00-14:00;14:00-16:00地址:天津市河西区平江道60号电话:022—83883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