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内公告
 
《津门问道——王冬龄书法艺术展》圆满闭幕 邱志杰对话王冬龄
       
发布日期:2025-01-09
浏览次数:12924
主办:
承办:
协办:
展期:
展厅:

12.png

以下内容根据闭幕式嘉宾发言整理:

马驰: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津门问道——王冬龄书法艺术展”的闭幕仪式,欢迎各位老师、同学到场参加。作为天津美术馆馆长、本次展览总监,我很荣幸承办王老师此次的展览活动。“津门问道——王冬龄书法艺术展”从今年9月下旬筹划布展开始,到10月下旬隆重开幕,再到现在的圆满收官,历时两月有余,成为了全国艺术界的一个现象级的展览。

除开幕式受到广泛注目外,展览还在当月获评由中国文物交流中心指导、博物馆头条发布的中博热搜榜“十大热搜展览(博物馆+美术馆)”,近期又被权威媒体《新快报》评为2024年度艺术界十大关注事件。展览期间,国内外的大量观众慕名而来,其中有广东、福建等地的南方朋友们,还有很多国际上研究中国当代艺术的学者、爱好者们。他们不仅不畏远途亲到现场进行观摩,还积极地在留言簿、网络端认真记录和表达自己的观感。因此,可以说展览不单在书法界,而且在整个艺术界、文化界都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12.png



其实围绕着王冬龄先生这次展出的作品,最有意思的恰恰在于来自于各方面的争论,而且形成了一种持续而热烈的讨论,来自不同教育背景,有着不同艺术主张的人士们纷纷加入了这场讨论,那么不同的声音和理念交织在一起,反映着大家对王冬龄先生的艺术的期盼,也反映着大家对“现在正在发生的”的艺术的热情。从这一点上我们可以看出来,在目前这个高度信息化的时代,大家对传统艺术的关注,尤其是传统艺术如何发展的关注,不但没有削减,反而更加强烈。尤其是许多著名的评论家参与其中,解读王冬龄先生的“乱书”,其中有一个观点就是其这个展览超出了书法展本身的范畴,成为了一个当代艺术展。包括陈履生先生在内的很多艺术家和学者将王冬龄先生的具备探索意义的书法创作视为当代艺术,进而否定了其书法的属性。其实我认为这个展览之所以有意义恰在于它是一个书法艺术展,我们做过许多的当代艺术展,都没有面临过这种超乎寻常的关注。我们都知道“当代艺术”这个概念最早来自于西方,它无论在审美还是观念上,都与传统艺术是有意割裂的。而王先生的创作不是这样,他是直接从传统艺术中生发出来的。许多人面对他的“乱书”产生困惑是因为他们对书法的认知是概念的、静态的,所有的审美是以历史经验为出发的。而王先生的书法实际上则是基于现代生活、现代书法审美语境对传统观念的一个突破,或者说对于书法传统的一个生成。这不是静态的、固化的,而是动态的、有生成性的。因此,两者的出发点和逻辑结构实际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王先生的书法艺术的最大魅力在于他将书法传统与现当代的艺术相承接,产生关联,产生某种深入的互动。

所以籍此展览闭幕之际,我们感觉到应该在这里有一个总结,所以我们今天特别邀请了王冬龄先生和此次展览的策展人——天津美院的邱志杰院长,以及此次展览总监孟巍老师,来到我们美术馆的展览现场,在此与关注此次展览的朋友们进行一个互动和交流。一方面是为了答谢大家,再则也是为了此次展览能有一个完美的收官。

孟巍:在这个展览中,有20多年前邱志杰院长给王冬龄先生做的“日课整理”视频,很打动人,使我们在观看展柜里边王老师的日课作品时,一下变得立体了。十年前,我作今晚人文艺术院院长时只身南下,邀请王老师来津在做了《古道边》的个展。当时也没有想到,十年后王先生会再来天津。





  • 新闻资讯 News Information

  • 通知公告
  • 馆内动态
  • 媒体报道



友情提示:天津美术馆周一闭馆(不含节假日)
实行分时预约参观。每日可预约时间段如下:
9:00-11:00;11:00-14:00;14:00-16:00
地址:天津市河西区平江道60号
电话:022—83883300



 
     
Copyright © 2019 天津美术馆 All Rights Reserved
津ICP备12002929号-4
友情提示:天津美术馆周一闭馆(不含节假日)实行分时预约参观。每日可预约时间段如下:9:00-11:00;11:00-14:00;14:00-16:00地址:天津市河西区平江道60号电话:022—83883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