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内公告
 
论刘继卣“闹天宫”组画艺术风格 ——以《弼马温怒归山中》《蟠桃园内问真情》为例
       
发布日期:2018-09-28
浏览次数:145714
主办:
承办:
协办:
展期:
展厅:

张伟

摘要: “岁月涟漪——近代湖社画会展”中的“闹天宫”组画,是运用传统工笔重彩的方法绘制罗贯中《西游记》的巅峰之作,画中的造型、色彩、布局等绘画手段贯通中西,对于这幅组画的研究不仅具体历史意义,而且对于中国近现代的动漫人物设计也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刘继卣 闹天宫 孙悟空造型 西游记

图片1.jpg

图1

图片2.jpg

图2

一、失而复得的“闹天宫”组画

2016年12月天津美术馆主办的“岁月涟漪——近代湖社画会”展,其中有两幅格外引人注目,是1956年国画艺术大师刘继卣以《西游记》的故事为蓝本,创作的“闹天宫”八幅组画其中的两幅,八幅画分别有八句刘继卣先生创作的京剧道白韵语分别命题,八句韵语如下:

降石猴禀议天庭,

弼马温怒归山中,

齐天大圣战神兵,

蟠桃园内问真情,

醉罢瑶池食仙丹,

下界为王会新朋,

火眼金睛千钧棒,

大闹天宫孙悟空。

“岁月涟漪——近代湖社画会”展出的两幅分别是《弼马温怒归山中》(图1)和《蟠桃园内问真情》(图2)两幅,尺寸为50.1cmx39.1cm,藏于中国美术馆。八幅“闹天宫”组画有一段传奇的经历:1956年“闹天宫”组画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以年画的形式在全国大量发行,随后“闹天宫”组画原作八幅,由人民美术出版社转借给当时的中国美术组织机构,送到世界有关国家进行巡回展出。展览完成后,只还给刘继卣先生“闹天宫”原作八幅中的六幅,另外的第二幅、第四幅原作,被告知“不慎丢失,难以找到”。事隔几十年,中国美术出版总社的刘延江先生,在弘扬祖国文化组织出版连环画珍品的过程中,几经周折,从中国美术馆尘封的众多藏品中,将“闹天宫”组画丢失的第二、四两幅原作找到。立即将这两幅几十年不见天日的艺术瑰宝,进行了拍照、制版,并借出参加了纪念人民美术出版社建社五十周年展览会,在中国美术馆展出。天津美术馆此次展览中的两幅即是失而复得的两幅。

二、“闹天宫”组画艺术风格分析

自吴承恩的《西游记》诞生以来,孙悟空的绘画形象一直结伴同行。文学小说为各个时代的创作者提供了创作素材与灵感来源,许多有关孙悟空的形象伴随着各种艺术媒介而产生,包括连环画、动画角色设计、国画等。虽然艺术媒介不同,但是所产生的孙悟空形象都反应了当时创作者的个人创作倾向、艺术背景与时代审美互动的结果。当文学和艺术中的孙悟空造型形象不断被概念化的时候,这种概念化本身也提供了一个再想象和再表现的基础,导致新的形象、新的风格的出现,艺术风格是与特定历史时刻相连的整体性现象。因而,对“闹天宫”艺术风格的讨论必须与其他展现相似表现形式的中国绘画联系起来,这些表现形式体现在以下方面:1.叙事结构;2.构图模式;3.人物类型;4.线描及设色方法。

1.“动”与“静”叙事结构

对叙事艺术形态的分析与对它们之间逻辑关系的认识与把握,是进入叙事性绘画创作的第一步,也是研究“闹天宫”组画创作的重要过程。叙事绘画艺术是文学叙事与绘画叙事的联体产物,一本小说,少则几幅,多则十几幅甚至几十幅。“闹天宫”组画是通过绘画的手段来对文学作品中的内容进行视觉补充,对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尤其是孙悟空的形象及重要情节进行视觉表达,是以文学作品为依据来塑造人物形象,基本上是按照文学作品中的情景来设计画面,是让抽象的语言叙事变成具象的视觉叙事,恰到好处且生动而又完整的表述一个事件的全部,是通过最为精炼的文字叙述以及最为精彩的形象和情境的画面表述,发挥各自的特长,做到图文并茂,把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场面和意境表现得淋漓尽致。





  • 学术研究 Academic research

  • 学术活动
  • 美术馆文谈
  • 出版刊物



友情提示:天津美术馆周一闭馆(不含节假日)
实行分时预约参观。每日可预约时间段如下:
9:00-11:00;11:00-14:00;14:00-16:00
地址:天津市河西区平江道60号
电话:022—83883300



 
     
Copyright © 2019 天津美术馆 All Rights Reserved
津ICP备12002929号-4
友情提示:天津美术馆周一闭馆(不含节假日)实行分时预约参观。每日可预约时间段如下:9:00-11:00;11:00-14:00;14:00-16:00地址:天津市河西区平江道60号电话:022—83883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