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部分:藏西艺术源流与古格风格壁画
在讲座的第三部分于小冬老师介绍道,在11世纪前后的西藏西部,键陀罗风格融了入萨珊波斯因素,形成克什米尔风格。克什米尔风格深刻地影响了拉达克和古格的壁画,直至成为古格艺术当中最具有地域特色的风格遗传。于老师提到“十六金刚舞女”这组壁画,它采用白描加浅墨淡彩的渲染,线条精准流畅,体现出画家高超且娴熟的技艺。于老师也希望有朝一日期待能看到从壁画得到灵感的“古格舞蹈”以影视作品的方式复活。
“古格样式”
“古格样式”指的是15—17世纪初,西藏西部有明确古格地域特色的绘画风格。发展调和了克什米尔的神秘柔美、帕拉的硬朗雄健,江孜的浓郁雅正,以优美、富丽、高贵、细密为特色。她的兴起和完善标志着以古格为代表的西部绘画艺术的成熟。这时期每幅画中出现的形象相似度极高,已经成了一种程式化的表达。

西藏1300余年的绘画史,是联系欧亚艺术、对接喜马拉雅多边文化的美术史见证,西藏绘画发展到鼎盛时代,水平称冠亚洲。
本次讲座于小冬老师以幽默且富有感染力的授课方式,带我们领略了西藏三个时期富有特色的代表性绘画作品,同时用自己丰富的经验和理论知识解答了在座观众提出的问题,于小冬老师在汲取古代壁画艺术滋养的同时,我们看到了他对西藏那份真挚的情感与虔诚的心。同时,也激发了观众对那一片净土的向往与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