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徐苗苗
摘要:早于20世纪80年代,美国博物馆学界重要文献《新世纪的博物馆》一书中提及“收藏系博物馆的心脏,而教育则是博物馆的灵魂”虽只有心脏而无灵魂的博物馆,其存在意义值得商榷,然而,如何透过有效的藏品登录、保存与管理,让博物馆心脏更强,青春永驻,实为身为当代博物馆美术馆 人的使命之一。
关键词:藏品 典藏 管理
早于20世纪80年代,美国博物馆学界重要文献《新世纪的博物馆》一书中提及“收藏系博物馆的心脏,而教育则是博物馆的灵魂”,虽只有心脏而无灵魂的博物馆,其存在意义值得商确,然而,如何透过有效的藏品登录、保存与管理,让博物馆心脏更强,青春永驻,实为身为当代博物馆美术馆人的使命之一。
一、藏品入库前的准备及资料初期建立
文物正式入藏前应先放置观察室数日,可让文物预先适应周围环境,尤其书画类藏品对温湿度较敏感,不会因为温湿度差异太大而产生变化。然后,在小心清除包装后,初步检视文物及观察表面有无虫害现象。并简单清理表面尘垢,同时记录文物材质、纹饰、铭文及测量尺寸,再经研究人员和专家学者讨论后,初步确认文物年代、名称及用途。详细而准确的登录十分重要,它如人的身份证一样,所登录资料要明确清楚,登入后即成为藏品数据库中的基本纪录,后期会出现在各类展览及图录上,直接影响观众对文物的认知。登录后进行拍照,除拍摄文物各角度外,特殊纹饰、铭文 及破损处都要拍摄记录。尤其当库房空间有限,文物依其分类储放,特别需要在文物账本上详尽纪录,并在保存文物锦盒外盖及画轴上标签详细载明文物基本数据及其影像,并加注储放位置及收藏者字段,这样有助于文物清点及管理。文物初运抵时大都仅有简单包装,拆除之后在还未订制锦盒前,应先以适当尺寸的纸箱或容器储放,避免搬运或摆放时受损。专为文物量身订制锦盒可有效保护文物,并节省库房空间,锦盒制作时应依器形与画幅尺寸设计,并考虑文物拿取及放置之安全与方便,避免以脆弱部位作支撑点,在搬运时才不会造成损坏。另外,提拿文物时应先将手上饰品或手 表取下,避免持拿时撞击或刮伤文物,为防止手汗留在器物上,大多数文物持拿时都需要戴手套,但也有因安全考虑而不戴手套的情况,如持拿瓷器,其表面光滑易滑落,不戴手套可增加持拿触感防止滑落。成套式文物在持拿时,应先将配件分开再持拿,勿贪一时方便,使配件掉落造成遗憾。当文物展览完毕入库房前,应再次检视文物有无异常,并清理文物表面尘垢后再入库房。
二、藏品库房管控
加强博物馆美术馆库房环境的管理,对于藏品的保存及维护极为重要。博物馆美术馆的兴建,先前设计规划除场馆空间及观众参观路线做安全有效控管外,尤其是藏品库房设计也十分重要,不但要有严密保全功能,更要符合各类藏品的质地需求而选择最佳的保存环境,库房环境对于文物保存影响很大,环境湿度太高往往不利于文物保存,如书画、织品、竹木雕等文物容易虫蛀或发霉,而湿度过低,又会发生文物断裂或龟裂,所以库房环境不但要防止病虫害侵入,温湿度控管也因文物需求而定。文 物材质不同其保存环境也有所不同,若空间允许,应依文物类别独立设计存放空间, 否则无法符合各类文物温湿度需求,同时视空调出风口位置,分类摆放适当位置及维 持温湿度的稳定性,避免文物产生变化。并制定环境质量标准,进行环境检测调控。文物未入藏前,其存放环境,可能日晒雨淋,也可能藏污纳垢,无法控制文物本身是否已受到霉菌或虫害附着。在进行清理时要特别观察,如人工无法改善,可应用其他科学方法处理,在彻底清除后方可入库,以避免影响库房内其他文物。此外,文物入藏后,日常的保养也十分重要。如防潮湿、防干燥、防污染、防灰尘、防光辐射、防虫蛀、防霉菌、防腐蚀、防老化等。另外,库房内应作定期清点及检视,清点时应核对数据逐件清点,同时检视文物状况,核对入库时相片,检视是否有差异,如发生病虫害或发霉现象,应立即作处置并改善库房环境。文物进出库房要详加记录,专职人员负责,方能落实藏品管理。
三、藏品数字化的程序运用
科技进步及计算机普遍运用,典藏数字化已成趋势,而在将馆藏数字化之前,首先须建立完整数据库。传统藏品信息记录是以账本形式,内容包括藏品入藏时间、藏品相关信息等内容,数据重复打印书写,不但费时,且不易掌握时效。随着计算机与通信科技的发达,很多行业领域都透过计算机设备与便捷的网络传输来处理工作,现阶段可结合藏品数字化保护系统,实现藏品信息数字化,使登入、查询及修改信息 更加便捷,且信息不会丢失和损坏。以“天津博物馆藏品与数字资源管理平台系统”为例,对藏品进行全流程的过程管理,包括征集、入藏、研究、修复、展览、出库、返还注销等全过程。实现藏品从征集、入账、分配、入库、转账、注销等全过程无缝管理。基于人工智能技术,实现系统的以图搜物、语义检索、数字资源知识保护,从而提升系统功能。基于文物知识表达模型,实现知识图谱与藏品信息的融合,提升了系统的知识共计能力和应用支撑能力。如检索一件文物藏品,哪怕只输入器形,它的基本信息如名称、原名、文件类别、藏品编号、级别、来源、年代、尺寸、完残 程度及状况等信息并附带藏品照片就能全面显示出来,在后期如有新的研究成果还可 随时更新内容。大大提高了博物馆日后的工作效率。此外,典藏品数字化中其文物图 档也占了重要角色,藏品数字化采集可分为三类,一是拍摄高清照片,二是扫描平面 类藏品如字画等,三是对立体类文物进行三维扫描。在日常工作中采集数字化与胶片 相机拍照不同,现有数码相机搭配数字机背使用十分必要,即当拍摄时影像就在屏幕 上实时呈现,并可观察拍摄效果,不似以往须先等冲片后才能知道拍摄效果,如不理想就得重拍,况且正片冲洗及扫描过程中都会造成色差,造成日后图录印制的困扰。透过数字机背拍摄,可直接拍取高像素的数字图文件,还能在计算机上先行调整影像 到最佳状况,既省时又环保,为日后博物馆研究、收藏、展示、宣传教育、图书出版等打下了重要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