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时期,中国画创作中的政治性被上升到绝对高度。人物画描绘工农兵的“高大全”形象,人物肖像画的描绘对象以领袖和英雄为主,为突出主体形象画面效果越来越追求“红光亮”,成为这一时代的显著特征。20世纪60年代之后的山水画长期为政治思想左右,逐渐丧失个性,题材单调,山水画创作再次陷入困局,因为不如人物和肖像画更易作政治宣传之用,山水画成为配角,更多地出现在政治、革命题材的背景中,用以烘托革命人物和事件。“文革”结束后,中国画创作才逐渐回归艺术本原,画家获得了更多的自由创作权利,国画创作因而迎来了一个高峰时期。
傅抱石在1963年提出“时代变了,笔墨就不得不变”的创作观念,此语从石涛“笔墨当随时代”演化而来,虽是就当时的形势而言,却也是对整个20世纪中国画史的总结。纵观20世纪,现代中国画从尚笔法到重墨法,由水墨到彩墨,从文人的“澄怀观道”到现实的“艺术为人民”,每一阶段的发展与创新都是为适应时代的需求,但同时,传统绘画的形式与精神也始终是中国画发展变化中最重要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