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内公告
 
美术馆青少年公共教育的实践和方法初探——以天津美术馆为例
       
发布日期:2022-05-25
浏览次数:35993
主办:
承办:
协办:
展期:
展厅:

3、实践经验:

在这个案例中,笔者看到将美术馆青少年公共教育与音乐赏析、诗词文学、建筑园林、美学历史,跨界融合的创新课程教育形式的实践意义。即转变单一的、灌输式的讲解授课,积极开展以引导青少年学习艺术鉴赏方法为重点的公共教育活动,探索以多维度解读、互动式参与、沉浸式体验、建构式学习、跨领域交融的跨学科美术馆青少年公共教育方式。


二、“美术进校园、进社区”项目

1、项目简介:

该项目旨在方便不能经常到场馆内参观的青少年和社区居民,欣赏到优质的展览、享受丰富的艺术教育资源。自2013年以来,项目相继走进天津市内六区、西青区、北辰区、滨海新区等地几十所中小学、幼儿园、高校和社区,开展了117场宣讲活动,参与人数超万人。项目依托展览和天津本土文化,以红色经典艺术讲座、传统文化体验课堂等形式开展活动,注重可操作性、直观性和互动性。

2、项目案例及实践方法:

案例:桥梁之美

实施时间:2019年11月14日

课程设计之初,从“九河下梢天津卫”的由来,到海河上一座座壮美的桥梁;从对开式开启的解放桥、升降式开启的海门大桥,到平转式开启的金汤桥,反映出天津是世界开启桥历史上的重要代表。由此确定以“桥梁之美”为主题,结合地方文化特色,讲好天津故事。

活动中,配合ppt和视频讲解,将同学们的视野进一步发散,由北宋画家张择端笔下《清明上河图》中的虹桥,引出课程主角——中国木拱廊桥,运用简单材料,现场演示木拱廊桥的搭建。之后,邀请同学和老师站到“桥”上,测试“桥”的承重能力。搭建实验速度快、效果好,最重要的是能引发学生的惊叹和好奇。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分组用小木棒尝试搭建迷你版的木拱廊桥,在动手体验和探索发现中,潜移默化的实现知识的迁移与转化。

3、实践经验:

该案例曾在天津中小学美术课堂、美术馆夏令营中实施,并在2020年“行走的美术馆”项目中,带进甘肃大山中的贫困小学,课程效果同样十分突出,具有非常好的可重复性、传播性和适应性。小专题的课程形式,内容精炼简要,符合青少年的学习需求,不仅激发了同学们对于家乡和传统文化的了解和热爱,更与学校美术课程教学关联,帮助学生构建对事物新的认知,激发学生求知、体验、交流的兴趣和热情。


三、“美术冬、夏令营”项目

1、项目简介:

它是专门为丰富少年儿童的寒、暑假生活打造的假期美术课堂。每期一个主题,帮助同学们在5-7个全天的冬夏令营期间,通过参观学习、集中授课、动手创作、总结反思等环节,系统学习一种美术类型,相当于“美术体验”的增强版。项目自2013年创办至今,相继举办了书法、国画、剪纸、年俗文化、掐丝珐琅彩画、连环画、油画、绘瓷等十余个主题的17期23场活动,近千名少年儿童参与其中。

2、项目案例及实践方法:

案例:童心童画——第五届连环画主题夏令营

实施时间:2017年7月10日-7月16日

夏令营从阅读连环画开始,认识这种艺术形式,依托同期举办的“中国美术馆馆藏连环画原作精品展”和“天津连环画邀请展”,学习连环画的绘制方法,最终由每人独立创作一本属于自己的连环画小书。同时开展“手艺传习课”,体验手工扎染、绘制青花瓷盘、制作风筝、绘画京剧脸谱、剪纸等传统技艺。

除了参观、上课和动手制作,活动中还特别设计了团队拓展游戏、课间操等环节,在学习知识的同时锻炼身体、培养合作意识。最后一天的闭营仪式上,同学们分享创作故事和所学所感,老师们为大家制作活动回顾视频,布置展示空间。活动现场温馨而感动,成为许多孩子童年记忆中的珍贵片段。





  • 学术研究 Academic research

  • 学术活动
  • 美术馆文谈
  • 出版刊物



友情提示:天津美术馆周一闭馆(不含节假日)
实行分时预约参观。每日可预约时间段如下:
9:00-11:00;11:00-14:00;14:00-16:00
地址:天津市河西区平江道60号
电话:022—83883300



 
     
Copyright © 2019 天津美术馆 All Rights Reserved
津ICP备12002929号-4
友情提示:天津美术馆周一闭馆(不含节假日)实行分时预约参观。每日可预约时间段如下:9:00-11:00;11:00-14:00;14:00-16:00地址:天津市河西区平江道60号电话:022—83883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