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2月1日14:00-15:30
地点:天津美术馆一层
报名方式:扫描二维码报名
活动对象:6周岁以上少年儿童20名

简牍起源于商周时期,是以竹、木片为载体的文字的表现形式,是我国最早的书籍形式,详细记录了古代社会生活。战国时期,因各诸侯国文字写法不统一,对政令推行与文化交流造成严重障碍。秦统一六国后,推行“书同文字”政策。汉朝时,书写更加便捷的隶书代替小篆成为官方通行字体,“汉字”之名由此定格。活动中,我们将了解里耶秦简与甘肃汉简的文化内涵,并尝试“修复”一枚简牍,体会汉字传承的力量。
时间:2月2日10:00-11:30
地点:天津美术馆一层
报名方式:扫描二维码报名
活动对象:6周岁以上少年儿童20名

铺首,俗称“响器”,是古时候的门铃,更是传统建筑屋门上的艺术。传说,铺首的纹样最初来自龙子椒图,它形似海螺,遇到危险时,就把身体缩到壳中,露出狰狞面目,威慑敌人。巧手的工匠们让它口含铁环,作为安装在屋门上的拉手,同时提供叩门传递信息之用。活动中,我们将学习中国古建装饰——铺首的文化内涵,并使用综合材料制作一件铺首衔环造型的装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