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内公告
 
【回顾】物料学、文献展、数字美术馆与中国现代美术研究工作方法刍议
       
发布日期:2025-07-23
浏览次数:2308
0
主办:
承办:
协办:
展期:
展厅:
活动时间:2025年6月28日(周六)14:00-16:00
活动地点:“启智开新——严智开与天津市立美术馆”展厅
讲师:曹庆晖
 
 
 

6月28日下午,天津美术馆“美术讲堂”邀请到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美术史系教授曹庆晖老师为观众们带来“物料学、文献展、数字美术馆与中国现代美术研究工作方法刍议”的公益讲座,本场讲座内容深刻,观点新颖,为观众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学术研究之门。

微信截图_20250723101942.png

曹老师任教中央美术学院教,专业方向为中国近现代美术史和美术教育史研究,他向大家分享了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官网上数字美术馆的查询方法。他认为国内缺乏能系统呈现中国现代美术发展历史的场所,美术馆多为展览功能,缺乏固定陈列,数字美术馆可弥补这些不足,能让观众有身临其境之感。
微信截图_20250723101950.png
物料原是企业词汇,指生产产品的物质资料。对于展览策划和生产而言,艺术物料就是用以实现展览剧本的创作生产资料和社会生活资料,多反映为画稿作品类、日记书信笔记文稿和档案文件类、照片影集影像碟片类、期刊报纸书籍类、证件票据类、日用工具器等。艺术生产每个环节都可能凝结独立价值,如艺术创作的草图等过程性材料可能比最终作品更具价值。
微信截图_20250723101959.png
进入到网站数字展厅,曹老师以“勿失毋忘——雕塑家滑田友诞辰120周年纪念展”为例,通过360全景方式呈现了展览场景,每一件展品都可以点击放大观看,高度还原了整个展览。如滑田友从法国带回的藏书反映其艺术成长吸收的资源,手稿等物料保留思想新鲜度,与发表文字之间的差异,对研究艺术家有重要意义。
此外,曹老师还对“一段记忆的修复——袁运生《水乡的记忆》作品史研究”“站在人生的前线——胡一川艺术与文献展”“至爱之雕——雕塑家王临乙、王合内夫妇作品文展纪念展”等展览进行分析,说明物料对理解艺术作品起到的关键作用,不应仅从审美角度看作品,物料能够丰富展览内容,通过对物料的考证,可以更为立体地了解相关历史事实。
微信截图_20250723102006.png
美术馆展览工作类似考古学,追究事实,关注作品物质性。做研究型展览时,会引发公众参与,类似知识众筹,公众可提供意见和材料,需及时发现改正。曹老师希望通过更多样的方式去寻找更多的物料,把这些物料进行更有效的编织和编辑。





  • 公共教育 Public education

  • 美术讲堂
  • 美术体验
  • 精品课堂
  • 冬夏令营
  • 馆校联盟
  • 社会活动



友情提示:天津美术馆周一闭馆(不含节假日)
实行分时预约参观。每日可预约时间段如下:
9:00-11:00;11:00-14:00;14:00-16:00
地址:天津市河西区平江道60号
电话:022—83883300



 
     
Copyright © 2019 天津美术馆 All Rights Reserved
津ICP备12002929号-4
友情提示:天津美术馆周一闭馆(不含节假日)实行分时预约参观。每日可预约时间段如下:9:00-11:00;11:00-14:00;14:00-16:00地址:天津市河西区平江道60号电话:022—83883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