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讲人:籍薇
1956年5月生,1973年考入天津市曲艺团学员队,曾跟随骆玉笙、小岚云、花五宝、史文秀等名家学习,先学京韵大鼓,后改梅花大鼓。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吸收民族民间戏曲、小调等拓展形式的表现力。代表曲目《二泉映月》《睡美人》《王二姐思夫》《黛玉悲秋》《宝玉探病》《钗头凤》及长篇曲目《牡丹仙子》等。

6月12日上午,天津美术馆迎来了2018美术讲堂第十四场讲座。
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籍薇老师为大家带来“从梅花大鼓的发展看天津曲艺的传承”专题讲座。

籍薇老师细数了自己学习京韵大鼓,后改梅花大鼓的心路历程,勤奋、认真、投入是走向成功的重要因素。同时,还详细介绍了曲艺的历史来源、本质特征,即用口语说唱故事,表现人物、抒发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生活。
广义上来说,曲艺是一切说唱艺术的总称,第一次文代会上成立了中华全国曲艺改进筹备委员会,自此开始使用“曲艺”这个专有名词。籍老师认为曲艺中字是骨头,韵是肉,板是老师,并继承传统、开拓创新,对梅花大鼓进行改革,增添了舞台表演的多样性。

此外,籍老师还和观众分享了诸多演出、排练的趣事。最后,演唱了一曲《二泉映月》,有情、有灵、有声、有容,打动了在场的观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