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日,为全面落实教育部和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的《关于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中小学教育教学的意见》精神,天津美术馆与市内多个区的教师发展中心美术学科教研员、一线美术教师就推动馆校共建工作开拓思路,为探索适合中小学生的美育实践展开讨论。

教师们首先参观了 “文化名人大营救——深圳美术馆馆藏丁聪《东江百日杂忆》组画暨专题美术作品展”、“耄学日新——孙伯翔书画艺术展”等天津美术馆正在展出的展览,并体验了“记忆中的蜡纸印刷”。一台简陋的油印机,几张发黄的油印蜡纸,引发了大家一段二十多年前的从教回忆,教师们刻蜡纸、印版画,留下很多感慨。







体验结束后,天津美术馆的公教人员与教师们一起座谈。天津美术馆副馆长卢永琇首先介绍了我馆今年的重点展览和重点工作,并就“双减”政策出台后,学校针对美育教育已经采取了哪些措施,天津美术馆能进一步为学校和学生提供哪些美育支持等问题深入探讨。
天津市和平区、河西区、河北区教师发展中心、昆明路小学、新星小学、东楼小学、耀华中学等单位的教育专家、美术一线教师参加座谈并作精彩发言。教师们高度评价了天津美术馆开馆以来以“美术进校园、进社区”、 “行走的美术馆”等为主的公教活动,对于学校美术教育发挥了重要作用,与多所学校保持长期共建关系,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随后,馆校教师展开深入交流,交换意见。如何利用好美术馆资源开展中小学美育教育工作,使美术馆成为全市中小学校美育教学的重要课堂。